1954年,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率先提出“管理者角色”的概念,其在将管理者划分为高、中、基三个层次的基础上,探讨各层级管理者的职能、素质,并按照管理者层级来分析其应该具备的管理技能、职责和权力。
◆ 高层管理者的角色定位
德鲁克认为,高层管理者主要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技能:从战略高度洞察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能够科学地制定企业的发展目标、总体战略以及企业的各项政策。具体来说,高层管理者应该做好六件事:
一是确定目标,制定战略。确定目标的前提是明确企业的使命,也就是考虑清楚“我们的企业是什么以及应该是什么”这个重大问题。在此基础上,依据目前的现实,为了取得未来的成果而做出战略性的决策,这样的决策必须能够平衡目前与未来的目标,能够明确发展的重点、途径和方法,能够制定资源合理配置的政策,以及决策的实施方案。
二是确定标准,树立榜样。标准是衡量组织成员绩效的依据,也是实施奖惩的依据。有了明确的标准,员工的行动就有了参照,就可以找到实际工作与应该达到标准之间的差距,促进员工的自我管理和控制。榜样是引导大部分员工前行的标杆和应该达到的标准,激励员工不断向先进看齐。组织中最大的榜样就是组织的高层管理者,他们的行为准则、价值观、信念等为整个组织树立了榜样,塑造了组织文化,也足以决定整个组织的精气神。
三是培养接班人梯队。组织要想长远发展,必须在人才的成长上有长远的眼光和规划,为未来培养人才,特别是为未来的高层管理团队培养能够担负责任的接班人梯队,要及早谋划,让具备潜力的人才接受多方面的锻炼、考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是建立和维持重要关系。组织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与利益相关者建立和维持重要关系,如与重点顾客或主要供应商、政府相关部门、银行、科研机构等的关系,这些关系对企业取得成就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只能由代表整个组织的高层管理者建立和维持。
五是要积极参加各类活动,扩大影响,建立人脉关系。组织处在社会环境中, 各种礼节性的活动、宴会、社交活动需要高层管理者参与,当然对于规模较大的组织,可以通过授权的方式以减轻最高管理者的负担。
六是必须有危机预案和预备机构及人员。当前,面对复杂多变而又动态的环境,必须为应对可能出现的重大危机而制定各种预案。高层管理者必须监督组织的运行,对出现的意外和突发危机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有效的决策和应对措施。
◆ 中层管理者的角色定位
中层管理者主要指企业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和企业分支机构的负责人。他们在企业中承上启下、上传下达,直接执行高层管理者的指令,贯彻高层管理者的重大决策,协调高层管理者同基层人员之间的关系,监督或协助基层管理人员及其工作,他们是企业的精英分子和中坚力量。
德鲁克认为,中层管理者的数量宁可少也不要多,中层管理岗位的设置应当是真正需要的职位,应该少而精、宁缺毋滥;在对中层管理者素质的要求上,始终应该高标准、严要求。如果组织中的中层管理人员过多,就会破坏士气,影响成就和满足感,最终影响到工作成绩。拥有少量的中层管理者的扁平式组织结构,可以让组织更灵活机动、富有成效。
◆ 基层管理者的角色定位
德鲁克在基层管理者的管理问题上,其思想主要有两点,一是基层管理者的行动要实,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把掌握的技能变为绩效。需要注意的是:才能本身是潜在的,不是绩效,因而处在组织的基层岗位上而又具有高超的才能的人,如果不能为组织贡献什么,就很难取得成功,也很难上升到更高的管理层级。这就是现实中为什么有些才能突出者,往往难以取得成功,导致终生碌碌无为的原因所在。二是强调基层管理者眼界要高,胸怀要宽,能够超出岗位和工作的局限,从宏观上考虑能够为组织的发展贡献什么。
彼得·德鲁克,出生于1909年,祖籍荷兰,1937年移居美国;当代国际最著名的管理学家,被称为“现代管理之父”。1954年出版《管理的实践》一书,奠定了其作为管理学科开创者的地位,并标志着管理学的诞生;1966年出版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成为管理学经典之作,是全球管理者必读的书籍。本文主要摘编自德鲁克《管理的实践》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