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两年了,有朋友说他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没去广州。为什么喜欢这座城市?因为他发现,去了广州的年轻人,明显比其他一线城市年轻人快乐得多。知乎上有个系列问题,有什么是你去了XX(城市)才知道的事?几乎可以看作是城市生存图鉴。
北京的年轻人只有感慨,感慨北京太大房价太贵,教育资源太不均衡,感慨自己付出多少努力也留不下。深圳的年轻人是失落,原以为来了都是深圳人,现在才发现没钱买房的大家都成了惠州人。上海年轻人状态稍微好一点,精致、体面,可以享受到城市发展的成果,但也面临着生活成本过高的困境。
只有去了广州的年轻人画风不太一样,幸福感特别强:原来在广州,我还能在市区租到每月2500元的一居室!原来在广州参加婚礼,可以只随100块钱的份子钱!原来在广州上班,公司中午还会关灯午睡,睡到下午才会开工干活!
套用知乎“@轮子哥”的一句话:“房子又不贵,东西又好吃,加班不疯狂,公交车24小时运转,你还想咋滴?” 两年前他没把广州纳入考虑范围,主要是觉得它看起来“不够奋斗”。他还痴迷北京的庞大、高效和紧凑,仿佛置身于忙碌的城市才不算浪费青春。但两年后他发现,不是每次996都会有收获,正如不是每个心怀梦想的年轻人都能留在北京一样。
在这个时候他突然感受到了广州的珍贵:它松弛、包容,即便你一无所有,你也不会在这座城市里感到渺小。不能说广州市远比其他城市强,但是广州可能会多给你一种选择——让你可以选择在广州过一种世俗化的幸福生活。这当然不是所有人的追求,但是有这种追求的人,都会爱上广州。(文章选自公众号:热心市民樊阿姨,作者:樊阿姨)
(一)
广州是最能给年轻人奔头的一线城市
一线城市广州房租最低,房价最低。实在没钱你还可以住城中村,也过得不错。月付700元,你就能住到18平米的合租大卧室,附带落地窗;月付1600元,就可以盘下一间地铁口的精装复式小公寓;租金到3000元这个档,那可选择的就更多了。不管你在市区哪儿上班,总能找到一间属于你的一居室。
但同样是3000块,你在北京四环外的望京也只能租到一个卧室,15平米,四户合租。笔者另一个朋友在北京实习了半年后,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广州,哪怕广州的offer远没有北京给的多。她说:“在广州不论工资多少,花钱是可以买到独立的生活环境的。”她的总体感受:
虽然在广州,我拿着一万工资也不舍得花三四千在公司附近租一个不大不小的单间。但是在北京,一样这个工资,我是没有选择的,因为底价就在那儿。我在北京2000多元租来的房子还要通勤两小时,连个阳台都没有。广州至少有选择:同等价位我能在离市中心20分钟的地方,租一个带阳台客厅独卫的房子,不用牺牲居住体验。对比之下幸福感太强了,就是那一点点的自主选择感,让我觉得特别重要。
(二)
在广州,实现留在大城市的愿望并不难
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有北漂、沪漂、深漂,但是你很少能听到“广漂”这两个字。为什么?因为在广州的年轻人,踮踮脚也许就能实现留在大城市的愿望。 DT财经发布了2018年主要城市的居民收入和房价情况,四个一线城市里,只有广州最接近平均值。同样的收入,深圳房价却是广州的两倍多。
笔者在豆瓣看到一个贴,发现广州市区的房价,和北京郊区的房价差不多。广州近郊的房价,基本和上海远郊的房价等同。那个楼主是这么总结的:“至少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里,广州是完全有可能靠自己奋斗一套房的。”
要不要逃离北上广?这个问题吵了很多年。但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看你买不买得起房子。笔者30岁的北漂朋友们大部分还在租房住,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去天津买套房子,或者在老家付个首付。但我的好朋友Monica刚去广州两年,现在已经在看房了。她说,“首付六七十万,在广州就能上车了。不管买什么档次的房子,你都可以留下。如果是在市中心上班,又铁了心想要一套自住的房子,在通勤半个小时左右的选择里,你买套180万的都买得到。“就算广州市区的买不起,至少还能去佛山,佛山和广州还通地铁。”能够在这里安家,才有“一直在这里的”的希望。
(三)
在广州,你除了生存,更可以生活
广州是唯一一个上榜全国最幸福城市的一线城市,蝉联两届。这太好理解了,因为但凡在广州吃过饭的,没有人会不爱广州。有人留下的原因甚至非常简单:来广州考试,第一顿外卖就把她收买了。30块钱点了三个菜:煲仔饭、椰子炖丝鸡、姜撞奶。“吃完了那外卖之后,我躺在床上流眼泪,老娘一定要留在广州。”北上深年轻人基本靠外卖养活,也就是曼玲粥店、四有青年、再加无名缘米粉这老三样。但广州不一样,它有3块钱一碗的鱼仔翅、4块5一份的瘦肉粥、7块钱一碗的番薯糖水、13块一套的烧鸭饭。
吴晓波说,广东人才不在乎北上广深有没有广州,他们只在乎明天太阳升起,能不能吃到熟悉可口的早茶。而这种平淡、温情、缓慢,会弥散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笔者问在广州的朋友喜欢广州哪里,得到的答案很小,但都很动人:
小区旁边就是城中村。门口卖臭豆腐的记得我不吃香菜,楼下卖麻辣烫的阿姨记得我吃微辣中酸,还会在我加班回去的时候问我今天怎么这么晚!
华南一年四季植物都是生机勃勃的。我非常喜欢钻山沟和钻公园儿,这个对我很重要。
去朋友家借宿,连续三天,朋友每天买只新鲜鸡回来白水炖汤。
以前在北京坐晚班地铁,大家都是在玩手机或者睡觉,一副疲倦生无可恋。在广州就不一样,有摆弄花的有聊天的,干啥都有,乐呵的不板着脸。
一个朋友说,广州最好的地方,就是它没有其他一线城市那么着急。“在广州呆了这么久,我从来没有在任何餐馆、星巴克或者漫咖啡听到有人谈论房价、科创板股票和美元。”
(四)
广州不“势利”,他的包容性是巨大的
广州天生有种商业社会的氛围,没有语言和阶级的对等。粤语不是一城一地的方言,不光广东人、香港人会说,广西有一部分人也在讲。说粤语未必是本地人。但爱说粤语的本地人,发现你只会说普通话,会一秒切换成广普。
知乎答主“@daisy hu”是大连人,在广州工作了四年,公司领导在她加入之前开会一直讲粤语,在她加入之后都是操着一口生硬的普通话开会。她说,“每次开会都生怕他咬着舌头,但是感觉很暖。”
有广州户口的,不会觉得高人一等;没有户口的,活着也会轻松。不管你来自哪里,大家最后都会一起坐在茶楼里喝茶。广州也会告诉你,不是只有名校毕业去互联网大厂的,才能在大城市有一席之地。现在的年轻人觉得广州没有什么好工作,但广州其实并不差:搞金融,能去广发证券越秀金控;搞互联网的,还有网易总部和微信总部;坊间传闻张小龙深爱广州,说什么也不肯走。
更重要的是,如果你不把内卷当目标,不只是盯着金融和互联网找。那么在广州,你总能找到不会很辜负你的工作。广州的产业是全面均衡的,这些底子现在可能很少像大互联网公司那样去被提及,但谁受用谁就会知道。图安稳的可以进体制,医生教师公务员收入也很可观;传统制造业的,能来广汽南航;就连生化环材都能在黄埔区找到自己的一个位置。
广州每年还开广交会,很多稀奇古怪的文科小语种学子都在广州找到了自己的饭碗。对于小城市的家境普通的人来说,如果不想卷了,来广州还是有很多岗位可以作为选择。笔者对广州印象最深的描述是“@大少妖妖”写的:广州,就是这帮沉默的人生活的地方。虽然没有北上深光鲜,但生活得更有味道。我们这些非一流人才,在这座城市也能活得很滋润很有尊严。这是攀比成风的北上深给不了的。
(五)
哪怕你一无所有,广州也不会让你感到渺小
大城市的年轻人很容易有体面焦虑,会觉得自己不够高端,格格不入。因为上海的《三十而已》会告诉你,香奈儿和爱马仕永远不在一个境界。北京的skp更直接,只要你穿了外卖服,你就和高端商场无缘。总有人教你什么是“中产标志”,什么是“江浙沪穿搭”,年轻女孩什么时候才能买大牌包。
只有广州打破了这种傲慢。财务自由的本地同事,身上穿的可能是白马服装城30元一件的T恤;家里有一栋楼的老大爷,身上穿的是洗得快要烂的老人衫。广州地铁上多的是素颜上班的女孩,吊带短裤帆布包,不会打量对方背了什么包。而年轻人最爱穿的牌子是优衣库和gap,舒服自在,zara也要退居二线。在广州,人字拖是统一标配。有钱人穿着人字拖买菜,工薪族也穿着人字拖上班。而他们总会在水龙头下相遇,一起冲冲脚趾缝,不分贫富贵贱。
不管有钱没钱,大家在广州都过上了一样的生活。人们痴迷于广东富人的都市传说:面对巨大的财富,他们照旧过平凡的日子。有十栋楼的老板,还是会日复一日卖12块钱的鸭仔饭,甚至拿宝马车拉货。赚不赚钱不要紧,主要是看见食客喜欢,自己也开心。这种故事是可以抚慰人心的。
知乎有个匿名答案写得尤其好:你千万富翁也是拖鞋加短裤上街,我一穷二白也是拖鞋加短裤上街;你貌比潘安被称呼靓仔,我满脸痘印也被称呼靓仔;你月入750x3栋21层也住城中村,我月入7.5K交租750RMB住城中村;你开百万豪车吃五块一份的肠粉,我蹬个共享单车坐你隔壁,你还笑嘻嘻对我说:肥仔今日甘早,哎坐埋黎食啦!
广州人早晚会告诉你,平等尊严,和金钱无关。
(六)
这些故事只能发生在广东
必须承认,有些故事只能发生在广东。因为这是属于南方的气质和温情。人物作者安小庆就在采访笔记里真挚地赞美过这种“珠三角性”:
南方多元,生猛,迷人。在大城市治理机器的开动越来越精确和傲慢时,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有多少弹性的空间和多元的孔隙,可以让人有尊严、有可能性地生存下来,这或许是南方经验里最宝贵的部分。
疫情期间,广州有房东会体谅房客的不容易,一栋楼只租8800块。还要免两个月租金,只为再多给别人一些信心。而那些一无所有的、贫穷的人,也会在这里实现他们的广东梦。喜欢看书的湖北农民工,可以留在东莞图书馆。在海丰的县城长大,在广州城中村“走鬼”的小贩,也能始终坚持他们的音乐梦,作为县城乐队打别人个措手不及。在这个夏天骄傲地宣布他们是“五条人”。
太多的人告诉我们:“年轻在大城市面前一文不值。只有抓紧每分每秒一直跑下去,你才有可能在大城市过上想要的人生。” 但广州不一样。它会告诉你,“年轻不是为了赢的。”你不用出人头地,不用月入十万,不用焦虑拼劲全力也没能过上别人的生活。只要你还有想要实现的愿望,还在感受生活里那些不起眼却慰藉人心的美好。那你就已经充实度过了人生的一部分。谁热爱生活,谁就永远年轻。